喜出望外,汪之龍副主席來訊說「希望委員妳可以來」,我語帶意外的回他「真的假的,求之不得啊!」
「妳來就好了,不要帶官員。」
「真的假的,大家都嘛希望官員一起來。」
「真的,妳來就好,聽聽地方的聲音,讓大家認識妳。」
我左思右想,心想屆時會是什麼樣的畫面?我腦海裡想到的是像客廳會一般的座談。
我比預計的十點,提早了半小時抵達。我看到了鄉長、議員、代表們……已經坐在那邊泡茶,我坐下來寒暄,心裡已經有了60分貝的激動。待十點被引導上樓,我看到一個很正式的場面:有防疫措施、簽到簿、備茶水、單槍螢幕、桌椅排排坐,重點是來的人,從村長、理事長、頭目、牧師到校長、衛生所,根本就是地方座談會啊!我心想「完蛋了」。
好在我的「隨身碟」不離身,我立刻表示:我先用20分鐘向大家介紹立法院的工作,讓大家了解選民服務案件與質詢、預算、法案的關係,再來聽聽大家的困難與建言。座談很熱烈,結束的時候,我們彼此期許今天所提的這些內容,有朝一日開花結果。
家人勉勵我:當抬頭向四周望去,你要看到大社會及全世界的變動,而低頭時,也要清楚看見部落的族人。嗯,對於自己在這裡所受到的真情接待,不管未來如何,這終將是我對這裡的美好印象!
生活終歸是一種前進,沿途不停靠。但體驗的、相處的,比看見的始終更多。解除杯弓蛇影,萬事互相效力!
#謝謝世界的阿里山